华西都市报 -A12 浣花溪-
A12浣花溪
  • ·爷爷的药寮
  • ·父亲带我去“趁墟”
  • ·枕着蛙声入梦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枕着蛙声入梦

  

□卢兆盛

  总觉得,田野从春天步入夏天,除了农人外,青蛙应该是最忠实、最虔诚的见证者和陪伴者。
  因了青蛙的欢唱,乡间的春夜和夏夜,才变得热闹和生动。
  出身于乡间,可以说,我是听着蛙声长大的。
  我的老家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小山村。村后,群山高耸,连绵起伏;村前,一条清悠悠的小河蜿蜒流过。小河对岸,是一大片肥沃的稻田。其间,散落着几个长着莲藕的池塘。这些稻田和池塘,便是青蛙们栖身的乐园。
  似乎约定好了一样,每年惊蛰刚过不久,夜幕一降临,田野便开始响起蛙声。
  其实,这如期而来的蛙声,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密集、齐整,而是随着季节的延伸而逐渐壮阔起来的。
  惊蛰过后,几场春雨下过,几天南风吹过,天气慢慢暖和起来。老家的山水田园,春色日趋浓郁,春光愈加明媚。记不清是哪一个夜晚,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块水田还是哪一个池塘,突然就传来久违的蛙声。
  起初,人们听到的蛙声,只是零零星星、稀稀拉拉的,“呱呱”“呱呱”……怯怯的,小心翼翼的,似乎带着一种试探的意味,仿佛不好意思打破久别重逢的田野和村庄的宁静。
  尽管春寒仍未完全消退,人们身上的冬衣还没全部脱掉,但,毕竟到了沉默已久的万物该发声的时候,青蛙们已经从冬眠的长梦中醒来,它们再也按捺不住了。
  而震醒它们的长梦的,自然是那惊蛰的滚滚春雷。
  时序过了惊蛰便是春分,春分过后便是清明和谷雨。当节气到了谷雨这个春天最后的驿站,青蛙们似乎不再顾忌什么了,开始放开嗓门,蛙声变得越来越响、越来越密了。
  在青蛙们欢快的鸣叫声中,夏天翩然而临。稻田里,暮春栽下的禾苗,茁壮成长,远远望去,一片翠绿,微风吹过,掀起万顷碧波。再过一段日子,禾苗便到了扬花抽穗的时节,而此时青蛙的鸣叫声,已达到它们歌唱生涯的最高峰。生机蓬勃的田野,开始进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好境界……
  从此,老家的每一个夜晚,更加难以宁静下来。这种阵势,至少要延续至早稻收割完那一天。在田野这个广袤的舞台上,青蛙们不知疲倦地演唱着,此起彼伏的响亮的蛙声,汇集成了激昂雄壮的大合唱,夜夜唱至天明……
  蛙声的穿透力实在是太强了。每天晚上,蛙鸣的浪潮都穿过深厚的夜幕,浸漫整个村庄,从每家每户敞开的窗口灌入,润泽着每个人的梦乡……
  老家的春夜和夏夜,因了这连绵不绝的蛙声而变得更富诗意。蛙声中,感觉自己所做的每一个梦,都是那么温馨,那么美丽,对未来充满了甜蜜的憧憬和诱人的希望……
  长大后,离开乡间,到城里读书,谋生。久居于高楼林立的城市,看腻了华丽的霓虹,听厌了无尽的喧嚣,更加想念乡下老家那熟悉而亲切的蛙声。于是,每年的春天和夏天,我都会回到老家,小住一段时日,看蛙,听蛙,夜夜枕着蛙声入眠……
  那飘溢着浓郁的泥巴香和稻花香的蛙声,可以说,永远都是治愈游子“思乡病”最寻常而又最有效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