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9 特别报道-
A8-9 特别报道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A8-9特别报道
  • ·15年见证 敬礼娃娃郎铮考上北京大学
  • ·土耳其地震 15小时被困者获救的背后
  • ·我们的故事 写着关于新闻的答案
  • ·翠云廊,见树如面
  • ·寻找“视觉贫困”视频中的卖惨“演员”
  • ·记录运动成新生活方式是当体育记者最大意义
  • ·沙尘暴如何治理?追问三部门终得答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15年见证 敬礼娃娃郎铮考上北京大学

  2008年,“敬礼娃娃”郎铮在“5·12”汶川地震中被救出时,感动国人的敬礼瞬间,是我父亲——《绵阳晚报》摄影记者杨卫华拍摄的。2023年,郎铮拿着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站在高中母校门口的留念照,是从业9年的我拍摄的。在今年高考中,郎铮取得了裸分637分的好成绩,以全省文科前30名的名次考入北京大学。
  记得第一次见到郎铮,是在他家楼下,3岁的他躲在父亲的身后,慢慢探出小脑袋仔细打量着我,害羞中带着一份警惕。
  从幼儿园到小学,我的父亲记录了郎铮每一个成长阶段。父亲去世后,这个“接力棒”传到了我的手上,我有责任继续照顾、关心、记录、见证郎铮的成长。
  今年6月8日,高考最后一场考试,我和郎铮的父母在考场外等待郎铮。考试结束后,郎铮笑着走出来,吃惊地问我,“杨博哥哥,你怎么来了?”接着热情拥抱了我,腼腆的小郎铮已成长为身高1米85的阳光大男孩。
  郎铮很感恩这些年得到的关心,他愿意告诉大家,“敬礼娃娃”如约长大。而我,有幸成为了记录这一刻的记者。
  从2008年到2023年,15年的光阴,足够稚子长大成人、山河重振锦绣,郎铮也考上理想中的北京大学,开始一段新的征程。我会继续关注他,将父亲曾记录的故事更新、延长,成为新的历史。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