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的少年时代,我印象最深的是唢呐子。唢呐子在乡村是一门手艺,唢呐手的吹奏技艺高超,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那时候,每个村都有唢呐队,大人吹,小孩学。我们肖家山更是有传统,很多人学吹唢呐,名扬十里八乡。唢呐子的声音高亢洪亮、热烈奔放,时而旋律悠扬,时而节奏明快,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人们广泛喜爱。吹唢呐还伴有妙趣横生的表演,因场景不同,表演方式也就各式各样:有闪腰式、滚地式、独脚吹、旋转吹、半蹲吹等等。
人到中年的肖光明大叔,是肖家山很有名气的唢呐传承人。他自幼深受唢呐文化的熏陶,掌握了精湛的吹奏技艺。
曲不离口,肖大叔饭前饭后总爱吹上一曲。唢呐子清脆的声音一旦响起,就像天籁之音,直抵我的肺腑,心情随之起起伏伏,或喜悦、欢快;或悲寂、伤痛;或昂扬、激越;或淡然、闲适。
在农村,立新房、住新房、结新娘、给老人祝寿等喜庆场合,一般吹《大红花》等曲调。曲调轻松活泼,节奏平稳规整,旋律淳朴典雅,将喜庆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行路牌》《步步高》《贺喜牌》等曲调多用于接新娘、贺新居主人或给老人祝寿时吹奏。催促姑娘上下轿,唢呐会吹奏《上轿牌》《下轿牌》,说明时辰已到,娘家需要尽快安排姑娘出门,婆家也急忙准备接新娘拜堂。
唢呐声声,滋润着乡亲们的心田,寄托着大家对如今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