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贺卫国
离开老家二十年了,脑海中仍然经常浮现这样一幅场景:盛夏之夜,全家老少在屋前地坪里乘凉,偶有流星划过天际,来外婆家度假的外甥蹦跳着大吼:“舅舅,快点看,有星子射矢!有星子射矢!”印象中,外甥当时约九岁,能讲一口流利的湖南双峰话。他口中的“星子射矢”就是指流星,是双峰话中最具特色的方言之一。
从语源看,“星子”本指细碎或细小的东西,如唐代名医王冰所著《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七云:“其运过即别有白气犯运,于白气中,气有小赤点子,如火星子,次有云相附,其云之状,如同蛇虫,此主不臣也。”晚些时候,人们又用“星子”泛称夜空中发光的天体,如元代顾瑛《玉鸾谣》:“中虚一窍混沌通,上有连珠七星子。”清代陈端生《再生缘》第4回:“公子暗思忙取路,幸亏星子有光辉。”
湖南人很少称夜空中发光的天体为“星星”,而多用“星子”一词指称。“矢”即箭,“射”本指用弓发箭使命中远处的目标。双峰人们先用“射”“矢”结合成“射矢”,再和“星子”复合成“星子射矢”,字面意思是星星像射出的箭一样快速划过天际,实指流星,既形象又生动。遗憾的是,自打从湖南来到广西谋生,我就极少听到乡味十足的“星子射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