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盖碗茶-
A13盖碗茶
  • ·空心萝卜外排场
  • ·说“簖”
  • ·冲壳子和听壳子
  • ·吃猪脚
  • ·征稿启事
  • ·架车谣
  • ·白鹤脚脚那们白
  • ·么的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架车谣

  

□王绍诚

  历史上,群体性的下力活,往往都会产生用来规范步调、振奋精神、表情达意的号子。如:船工号子、纤夫号子、杠班号子、打夯号子……而非群体性苦力活拉架架车行当,虽然没有号子,却也有生动传神的歌谣。
  架架车,也叫板板车,拉车人拉车时,将系绳挎在一只肩膀上,两只手分持左右拉手,开步后,随着拉车人的前进,通过肩捹手拉,引车缓缓前行。也就是说,架架车全靠人力拉动。《架车谣》,就是拉车人奋力拼搏淋漓尽致的真实写照:
  “七十二行,架车为王,腰杆儿拉细,脖颈拉长,上坡‘鸡啄米’,下坡(如同)上杀场,汗流浃背水汪汪,左边崖,右边坎,养家糊口拿命闯……”
  上坡时,拉车人身子前扑五六十度,咬紧牙关蹬一步,脑袋就不由自主朝地磕一下,活像小鸡啄米;由于拼尽全力,体力消耗非常之大,腰杆也越拉越细,脖子越拉越长。下坡时,惯性冲力很大,拉车人就得伸直腰板挺起胸,双手紧握拉手,双脚朝前竭力撑住地面,身子尽力往后倾斜重心后移,用后背顶住架车前横梁,最大限度地减缓向前冲的巨大推力;拉过一道长坡,浑身汗如雨下,像从水里捞起来一样。
  如遇陡长坡道,则有专司拉边杠(俗称“拉飞蛾儿)”的人,他把纤绳一头勾在车架上,一头挎在肩膀上,握住纤绳的这只手自然形成一个锐角三角形,随着身体前倾用力拉车前进,三角形手拐自然上下摆动形同飞蛾翅膀有节奏地煽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架架车早已被汽车运输所取代,而架车谣也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