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天下-
A9天下
  •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等6个项目入选
  • ·资阳濛溪河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说明什么?
  • ·从濛溪河遗址植物遗存看先民的“食谱”
  • ·濛溪河遗址勾勒远古人类生活生产画面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等6个项目入选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刘可欣)1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举行。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湖北荆门市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新疆吐鲁番市西旁唐宋时期景教寺院遗址、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遗址等6个项目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其中,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成为四川唯一入选该评选的考古项目。
  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资阳市乐至县乐阳桥村,于2021年9月发现。2022年初至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该遗址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初步的光释光测年显示,该遗址年代距今约7万-5万年。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濛溪河遗址项目负责人郑喆轩介绍,目前,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已出土石器、动物化石及碎片超10万件,其中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遗址的动物化石丰富全面,包括象、犀牛、熊、牛、鹿、猕猴、鱼、龟、蛇、鸟等类型。值得一提的是,该遗址的植物遗存也极为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种子等植物大化石有数万颗,包括橡果、核桃等。
  郑喆轩介绍,目前组建的濛溪河遗址多学科科研团队,正从年代学、环境考古、埋藏学、古DNA、植物考古等多个方面对该遗址进行研究。
  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全面立体地反映了特定时段的早期人类社会图景,是旧石器时代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的最佳例证,为深入探讨早期人类对特殊石料及有机材料的认知及加工利用方式,对动植物资源利用的广谱化,艺术萌芽和技术与认知能力发展、现代人的出现和扩散等国际重大问题,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材料,具有世界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