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宽窄巷-
A13宽窄巷
  • ·过年摔秋
  • ·吃油大
  • ·四川人享“火儿”
  • ·打着骡子惊着马
  • ·征稿启事
  • ·春哥子
  • ·啷个·恁个·勒个
  • ·求吉利的家乡话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四川人享“火儿”

  

□赵艳

  “火儿”是四川方言,火字读音念阴平,才能出味道。享“火儿”就是依托发热载体取暖,南方虽然极少下雪,但寒冷不亚于北方,并且室内室外一样冷。一到冬天,人们就搬出“火儿”救驾。
  我身处自贡,冬天手脚僵冷很不好过,于是各式材质的“火儿”应运而生。以前热水袋居多,抱怀里,睡觉搁被窝里。后来有电热暖手袋,发热丝取暖器,花样多,冬天任选一款,呵护僵冷手脚。还有暖足贴暖宝宝、发热鞋垫啥的,扩大了“火儿”外延。
  三十多年前,人们用炭火取暖,称为“炭火儿”,这是名副其实的“火儿”。竹条编的小提篮,里面搁小瓷盆,瓷盆搁几条炭火,小提炉就做成了。老婆婆做饭间隙,湿淋淋的手僵冷难耐,擦干,双手兜着“火儿”,可以获得短暂的暖意。有兴致还可以在小提炉放一把花生板栗,噼啪作响,焦香溢出,大冬天烤着手,吃着花生,是最温暖的画面。
  我父亲有心血管疾病,对冷分外敏感。与父亲相伴冬夜的是“水火儿”,一个扁圆肚大的铝水壶,容量很大,临睡烧一瓶开水灌满,旋盖有橡皮层,密封,不会跑冒滴漏。睡觉前把“水火儿”搁被窝暖和得很,到天亮余温犹在。
  如今取暖器造型材质与时俱进,友人送了一个圆圆的“电火儿”给我,通电满身红晕,实用又美观。“三九四九冻死猪狗”的极冷阶段,坐在“电火儿”旁,围炉夜话很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