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在川南土话中,“春哥子”“夜猫子”“鬼盯哥儿”都是指同一种动物,也就是学名通称为“鸮”的猫头鹰。
自古以来,猫头鹰因为其形似“鬼脸”和它那似笑似哭的声音,被称之为不祥之鸟。在农村习俗里,正月间不准说“鬼”“妖”“死”等不吉利的词语,所以对猫头鹰就要避讳地称之为“春哥子”。
邻家有两兄弟,在年三十晚上被叫到老辈子面前,规规矩矩地听老辈子讲规矩,事无巨细,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能说“鬼盯哥儿”,要唤作“春哥子”。两弟兄将这些忌讳谨记在心。
结果,大年初一早晨刚一起床,弟弟就赶紧到老辈子面前邀赏:“我最听你的话了,今天我没有听到‘鬼盯哥儿’叫,我还记得要把‘鬼盯哥儿’唤作‘春哥子’……”
话音还没落地,脑门上就遭了父亲给的几个“磕转儿”。父亲骂道:“你个背时的砍脑壳的鬼花花儿,一年的好运气都给你冲走了。”
磕转儿,是一个土语词汇,就是半握拳头,用手指的第二个指关节使劲地朝人头上敲击的动作。可能是因为像磕头的动作,才被形象地称作“磕转儿”。